…你叫什么名字?”
他依旧未回头,半晌,道:“明寂。”
说完,雪中再无声响。
她抱着自己轻飘飘的袖角,站在屋檐下,小声念了一句:“明寂……”纸页翻动,灯影微晃。
像是做了某种重大的决定,她跟了上去。
2. 纸中火咒离开古宅的第七日,他在山门外停下步履,说:“你不该随我。”
其实他一路都心了身后跟了一只小虫,但不知道为什么他没点破也没动手叫她魂灭。
她眨了眨眼,抬头看看牌匾:寂华寺。
和他的名字一样带“寂”字。
“可我已经走出纸了呀,回去再没人了。”
他没应声,独自一人进寺门参修,再未提及她。
她便在寺中胡乱逛着,偶尔去藏书阁看看经书。
每日寂静如水,只有他偶尔路过台阶,身影一闪而过,未曾看她一眼。
她懂了。
他不想带她。
那夜,她又行七日回到了莫弗寺。
月光淡淡,照得石砖都泛冷。
她悄悄回到古宅,独自一人,沿着书页缝隙一页页翻找,终于在一本泛黄无题、封印破裂的旧经后页,看到了那一段她曾惊鸿一瞥的文字。
那似乎是古寺千年前被废弃的内传残卷,据传为“诸相返法”,封于书阁之底,连僧人也不许私读。
传说这种法门涉及逆转生死、形态变化,可能因为过于强大而被封存或遗弃,成为禁书。
她打开那页时,书中忽然响起一道苍老之声,似雷似风:“凡逆天取形者,三十日内不得真心、真情、真爱者,魂魄俱灭,永堕纸狱,不得超脱。”
纸页忽燃,火未起灰。
残卷中央,浮现出一个佝偻老僧的虚影,眉眼好似含肃,慈而不温,却看不清真人面貌。
他开口缓缓道:“那和尚,心如铁石。
七岁入寺,十三断情根。
你若求他动情,不过是飞蛾扑火。”
她抬起头,目光澄澈如镜:“可飞蛾也有火可扑。”
老僧叹了口气,似要说什么但还未曾说出口,身影便碎裂于火中。
而她将那段经文牢牢记下,将灵念注入其上,自焚纸形,入咒成躯。
次日天未明,寺中高塔钟鸣四十三响。
传说钟声响至四十三,意味着有旧魂翻生,新业逆转。
蠹虫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女娃在人间现身,似有十几岁的模样。
皮骨尚浅,形容尚未稳固。
她只得披一